华为的变革管理方法对推进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

2023年春节刚过,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就在北京召开了,会议认为,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”,会议强调,“国企改革永远在路上,要继续谋划和推动国企改革,要深化对国企改革的规律性认识”。国企改革也是一种管理变革,这种变革如何进行领导和管理,有其自身的规律。

 

国企改革“1+N”政策体系是改革蓝图,随着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成长,不断提出新改革任务和主题。国企改革从治理监管的“管资产”到“管资本”、组织改革的“总部去机关化”、抬眼看世界的“对标世界一流”到人力资源管理的“三项制度改革”、风险合规管理“四合一大风控”体系以及数字化转型等等,从来没有停下脚步。

 

在这个世界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,国企改革也一样,只有进行时,没有过去时,永远在路上。当变革成为常态,成为决定性变量,企业最需要的就是领导,就是对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!IBM成功转型的背后,是郭士纳对IBM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;苹果成功转型的背后,是乔布斯对苹果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。

 

从我国国企改革推进实践来看,成绩当然是主要的,但是,真正触及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还不够,可以做得更好。

 

一是被动完成任务。有的企业仅仅做做表面文章,把部门名称、岗位称呼改改,就是“去机关化”,起草一份对标报告,就是“对标世界一流”。有的企业却化被动为主动,根据改革要求,结合自身特点,邀请第三方智力服务机构,有目标、有计划、有组织、有策略的真枪实弹改革,短短两三年时间,把企业现代化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。

 

二是推进分块割裂。央企国企改革推进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大工程,战略管理部门负责统筹“对标世界一流”、人力资源部门推进“三项制度改革”、风险管理部门推进“四合一大风控体系”、品牌管理部门推进“打造世界一流品牌”,各管各的事。但是,企业毕竟是个系统整体,各专业职能在改革推进中如何保证“力出一孔”和“上下贯通”非常关键。

 

三是运动式推进。企业是系统的,改革是分步的,央企国企改革(管理提升)每年有不同抓手,“规范提升年”、“精益管理年”、打造“流程型组织”、“数字化年”等,变革的要素还是那些,有可能是不同的部门主导,把原来的菜拿出来重新再炒一遍,就可以“新瓶装旧酒”,实际是“穿新鞋走老路”。

 

国企改革推进中,领导者往往会忽视变革的规律,未能将领导和管理拧成合力,没有真正触发员工在感受和行为上的改变。推进国企改革具有与领导变革相同的理论基础和管理规律。

 

成功的大规模变革是一个复杂的事件,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、被称为“领导变革之父”的约翰·科特在对大量成功的企业变革研究的基础上,形成《领导变革》等著作,首次提出“领导变革八步法”,通过“树立紧迫感、组建领导团队、设计愿景战略、沟通变革愿景、善于授权赋能、积累短期胜利、促进变革深入、成果融入文化。(不同译者翻译略有不同)”,不断提升动力、减少阻力,在持续变革中步步为营。

 

华为的变革管理方法对推进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

 

约翰·科特教授认为: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%-80%靠领导,其余20%-25%靠管理,而不能反过来。管理不是领导,管理是让一个系统正常运行。它帮助你完成你知道如何完成的事。而领导是建立新系统,或者改变旧系统。它带领你进入全新的、很少了解甚至完全陌生的领域。这一点在快速变革的世界有着巨大的启示。

 

《领导变革》的中文译者徐中博士认为,“在变革的世界,组织需要植入变革的基因,让变革理念、战略、组织、制度和文化成为组织适应新世界的核心能力!”。他说:“可以把‘领导変革的八个步骤’看做是一组基因,把它深刻地植入组织的程序当中,一旦这个流程融入组织的血液当中,就能够在组织的各个単元和部门发挥适应性作用,帮助部门和组织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。”

 

华为经过20多年变革实践的积累,沉淀出一套“改变人”的结构化变革管理方法——“船模型”,通过变革管理实现“转人磨芯”,2022年华为官方出版的新书《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》有系统论述。

 

华为认为变革最大的阻碍就是人的观念,意识和行为。所谓“转人磨芯”,“转人”就是人的能力和知识上的不断进步,以适应新的岗位和形势。“磨芯”就是指人的思想,意识的转变。

 

变革船模型:领导是船头要把好方向,还要破除关键障碍。教育和沟通是船帮保驾护航。关系人分析和评估是核心,如果搞不清楚涉及哪些人的利益,挖掘不出变革的阻碍和根本原因,变革是干不成的。日常的工作是项目组,组织,绩效等一系列工作。搞清楚变革模型,那就可以开干了。

 

华为的变革管理方法对推进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

 

华为的变革管理“船模型”是华为变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,更加全面,其主干核心内容也被概括为“变革管理五步法”:

 

第一步:洞察危机,选择时机。除了领导层的决心和勇气,还需要对组织准备度、紧迫性、资源准备度进行评估。

 

第二步:营造紧迫感,统一意识,达成共识。当人们面临共同的危机、问题和压力时,最容易产生发自内心的共鸣,主动变革。

 

第三步:搭好班子,选对人。业务负责人要承担责任人,要投入业务骨干,要注重业务体验,让业务深度参与。

 

第四步:读懂人心,消除变革阻力。华为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:有战略耐心,拉长变革时间让大家适应。保障利益。通过“快赢”方案增强变革信心(也让领导们有点功绩)。主动沟通及时关怀。教育和培训,帮助员工提升技能。最后还要识别盟友:对响应者、跟随着、消极反对者、积极反对者,要分化、团结和利用。

 

第五步:调整组织文化。具体的措施包括:促进组织扁平化,改变原有的职位要求,重构分工和协同模式。

 

华为的变革管理“船模型”与约翰·科特提出的“领导变革八步法”的理论一脉相承,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深化。这些方法是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方法。

 

树立变革的紧迫性,约翰·科特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,在推进变革过程中往往会发挥超过50%的作用,国企改革部分是因为上级或者政策要求,自身发展的紧迫性经常被忽视,员工危机意识不足,主动变革的动力不足。紧迫性不足、被动改革、做表面文章也是部分企业改革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。

 

约翰·科特“领导变革八步法”强调组建领导团队,在央企国企改革推进中强调“一把手”工程,实际由于精力有限,很难保持足够的参与度,再加上受领导任期影响,容易造成“半拉子工程”。华为“船模型”则强调业务领导人作为责任人,这一点在国企改革推进中则更难做到。所以,真正成功的国企改革,往往只有“一把手”重视和亲自推动的才能真正落地。

 

约翰·科特和华为都强调推进变革需要积累短期胜利,因为国企改革一般周期较长,看不到效果和利益,人们容易失去耐心。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一些“快赢”方案,使参与改革的人不断获得成就感和利益,有效增强变革的信心,从而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。大多数人对美好但遥远的愿景一知半解,但在眼前的成功才是大家关注和向往的。另外,领导的“政绩”更快显现出来便于获得持续的支持。

 

总之,无论是约翰·科特的变革管理理论,还是华为的变革管理方法论,都对国企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,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


咨 询 中 国 · 智 惠 四 海

全国统一业务电话:400-800-0139